搜尋此網誌

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

(出自101年地特五等人事行政)牛山濯濯;皈依;匪夷所思;揠苗助長;諸事不「偕」;大放厥詞/允執厥中;孤哀子;許由「舍於家人」;檢厲;前除;正會

(以下出自101年地特五等人事行政)
21 下列選項成語運用不恰當的是:答案(D)
(A)他不過才三十歲,頂上卻已「牛山濯濯」
(B)大雄個性固執,再怎麼苦苦相勸,都像「對牛彈琴」一樣,白費力氣
(C)自從靜香接手這個案子之後,便如同「庖丁解牛」,一切問題迎刃而解
(D)胖虎剛換新工作,每天在外辛苦奔走,為業績打拚,回到家都累得像「汗牛充棟」

(A)
  牛山濯濯
 注音一式 ㄋ|ㄡˊ ㄕㄢ ㄓㄨㄛˊ ㄓㄨㄛˊ
 漢語拼音 ni  sh n zhu  zhu  注音二式 ni u sh n ju  ju 
 相似詞 草木不生 相反詞 林蔭蔽天、長林豐草
本指山上無樹木。語本孟子˙告子上:「牛山之木嘗美矣。以其郊於大國也,斧斤伐之,……牛羊又從而牧之,是以若彼濯濯也。」今多用以戲喻人禿頂無髮。如:「小陳今年才三十出頭,頂上卻巳牛山濯濯。」

  濯濯
 注音一式 ㄓㄨㄛˊ ㄓㄨㄛˊ
 漢語拼音 zhu  zhu  注音二式 ju  ju 
光明。詩經˙大雅˙崧高:「四牡蹻蹻,鉤膺濯濯。」毛亨˙傳:「濯濯,光明也。」
清朗、清新。唐˙喬知之˙折楊柳詩:「可憐濯濯春楊柳,攀折將來就纖手。」宋˙蘇軾˙記所見開元寺吳道子畫佛滅度以答子由題畫文殊普賢詩:「初如濛濛隱山玉,漸如濯濯出水蓮。」
形容山上沒有草木。孟子˙告子上:「牛山之木嘗美矣,……牛羊又從而牧之,是以若彼濯濯也。」
肥壯。詩經˙大雅˙靈臺:「麀鹿濯濯,白鳥翯翯。」明˙徐復祚˙投梭記˙第十九齣:「體濯濯以馴肥,常侍姬文于靈囿。」

  童山濯濯
 注音一式 ㄊㄨㄥˊ ㄕㄢ ㄓㄨㄛˊ ㄓㄨㄛˊ
 漢語拼音 t n  sh n zhu  zhu  注音二式 t ng sh n ju  ju 
童山,草木不生的山濯濯,形容乾乾淨淨的樣子。童山濯濯指無草木的樣子。如:「由於這場森林大火,把這座山燒得童山濯濯。」後多用以形容人禿頭、無髮。如:「他正值壯年,卻已童山濯濯。」

22 下列選項中的詞語,完全沒有錯別字的是:答案(A)
(A)皈依/愜意/真知灼見/匪夷所思   (B)卓絕/悔澀/寬宏大量/偃苗助長
(C)懺悔/賠賞/旁徵博引/弱不經風   (D)反哺/彈劾/待價而估/痴心忘想

(A)
  三歸依
 注音一式 ㄙㄢ ㄍㄨㄟ |
 漢語拼音 s n  u  y  注音二式 s n gu i y 
佛教用語。指一個人為了成佛或解脫煩惱,願將自己奉獻給佛、法、僧三寶,並以三寶作人生的依怙。因為佛是師;法是藥;賢聖僧是修行的道友,所以歸順之。長阿含經˙卷十五:「我今重再三歸依佛、法、聖眾,願佛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。」亦作「三皈」、「三歸」。

 匪夷所思
 注音一式 ㄈㄟˇ |ˊ ㄙㄨㄛˇ ㄙ
 漢語拼音 f i y  su  s  注音二式 f i y  su  s 
非一般人所能想像得到的,帶有貶意。(匪:非。夷:平常。)易經˙渙卦˙六四:「渙有丘,匪夷所思。」

(B)
  揠苗助長
 注音一式 |ㄚˋ ㄇ|ㄠˊ ㄓㄨˋ ㄓㄤˇ
 漢語拼音 y  mi o zh  zh n  注音二式 y  mi u j  j ng
 相似詞 拔苗助長、適得其反、欲速不達 相反詞 循序漸進
古時宋國人因他種的苗未長高,而用手將它拉高,結果苗卻反而枯死了。典出孟子˙公孫丑上。比喻為求速成而未循序漸進,結果不但無益,反而有害。宋˙呂本中˙紫微雜說:「學問功夫全在浹洽涵養蘊蓄之久……非如世人強襲取之,苗助長,苦心極力,卒無所得也。」亦作「拔苗助長」。


24 下列選項中「」內的字義,前後貼近的是:答案(D)
(A)再三催「促」/「促」膝長談  (B)「俗」家子弟/風「俗」民情
(C)與子「偕」老/諸事不「偕」  (D)大放「厥」詞/允執「厥」中

(A)
  促  部首 人 部首外筆畫 7 總筆畫 9
 注音一式 ㄘㄨˋ
 漢語拼音 c  注音二式 ts 
急迫﹑緊迫。新唐書˙卷九十七˙魏徵傳:「密得寶藏書,輒稱善,既聞徵所為,召之。」聊齋志異˙卷十˙素秋:「駭異聞,素秋入,慘然曰:『兄弟何以隔閡?』」
短。晉˙無名氏˙同生曲二首之一:「人生不滿百,常抱千歲憂。早知人命,秉燭夜行遊。」唐˙柳宗元˙封建論:「夏商周漢封建而延,秦郡邑而。」
靠近。如:「膝長談」。文選˙左思˙蜀都賦:「合樽席,引滿相罰。」
催迫。如:「督」﹑「敦」。唐˙李白˙魯郡堯祠送吳王之琅琊詩:「日色歸人,連歌倒芳樽。」

(B)
  俗  部首 人 部首外筆畫 7 總筆畫 9
 注音一式 ㄙㄨˊ
 漢語拼音 s  注音二式 s 
群眾的風尚習慣。如:「禮」﹑「陋」﹑「入境隨」﹑「移風易」。禮記˙曲禮上:「入國而問,入門而問諱。」
世人﹑一般人。三國志˙卷五十七˙吳書˙虞翻傳:「性不協,多見謗毀。」漢˙楊惲˙報孫會宗書:「足下不深惟其終始,而猥隨之毀譽也!」
塵世、世間。如:「還」。元˙關漢卿˙裴度還帶˙第二折:「自幼捨出家,在白馬寺中脩行。」
粗鄙的。如:「粗」﹑「鄙」。三國˙蜀˙諸葛亮˙表廢廖立:「國家不任賢而任吏。」
平凡的﹑平庸的。如:「士」﹑「人」。唐˙白居易˙早春聞提壺鳥因題鄰家詩:「欲期明日東鄰醉,變作騰騰一夫。」
大眾化的﹑淺近的。如:「語」﹑「諺」﹑「文學」﹑「通小說」。


(C)
  偕  部首 人 部首外筆畫 9 總筆畫 11
 注音一式  ㄒ|ㄝˊ
 漢語拼音  xi  注音二式  shi 
共同、一起。如:「行」、「入」。詩經˙邶風˙擊鼓:「執子之手,與子老。」孟子˙梁惠王上:「古之人,與民樂,故能樂也。」
皆、全部。宋˙范仲淹˙岳陽樓記:「登斯樓也,則有心曠神怡、寵辱忘、把酒臨風,其喜洋洋者矣。」
劃一、使整齊。管子˙幼官:「修道路,度量,一稱數。」
比、並。唐˙柳宗元˙衡山中院大律師塔銘˙序:「受學之眾,他莫能也。」太平廣記˙卷五十三˙金可記:「精勤為事,人不可也。」

諸事不「偕」:和諧。如「五字詩成卷,清詩少得偕。」

(D)
  厥  部首 厂 部首外筆畫 10 總筆畫 12
 注音一式 ㄐㄩㄝˊ
 漢語拼音 ju  注音二式 jiu 
氣悶而暈倒。如:「昏」、「暈」。
他的、那個。同「」。如:「大放詞」、「允執中」。書經˙禹貢:「土惟白壤,賦惟上上錯,田惟中中。」文選˙賈誼˙弔屈原文:「遭世罔極兮,乃殞身。」
於是、才。文選˙司馬遷˙報任少卿書:「左丘失明,有國語。」
之、以。書經˙無逸:「自時後,立王生則逸。」
語助詞,無義。南朝梁˙劉勰˙文心雕龍˙詮賦:「斯蓋別詩之原始,命賦之初也。」

  允執厥中
 注音一式 ㄩㄣˇ ㄓˊ ㄐㄩㄝˊ ㄓㄨㄥ
 漢語拼音 y n zh  ju  zh n  注音二式 y n j  jiu  j ng
語出書經˙大禹謨:「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執厥中。」指不偏不倚,無過與不及。明˙方孝儒˙夷齊:「聖人之道,中而已矣,堯、舜、禹三聖人為萬世法,一『允執厥中』也。」亦作「允執其中」。

  大放厥
 注音一式 ㄉㄚˋ ㄈㄤˋ ㄐㄩㄝˊ ㄘˊ
 漢語拼音 d  f n  ju  c  注音二式 d  f ng jiu  ts 
厥,其也。本指寫作時極力鋪陳。唐˙韓愈˙祭柳子厚文:「玉佩瓊琚,大放厥辭。」後轉為大發議論,多含貶義。如:「他歪曲事實,在報章雜誌上大放厥辭,混淆大眾視聽。」或作「大放厥詞」。


34  下列選項中的柬帖用語,正確的是:
(A)詹於:選定於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B)文定:結婚
(C)領謝:心領即可,奉還禮物並道謝  (D)哀子:母親健在,父親去世的自稱詞

(D)
1. 哀子
 注音一式 ㄍㄨ ㄞ ㄗˇ
 漢語拼音     i z  注音二式 g   i t 
古代居喪時,若兒子死了父親稱為孤子死了母親稱為哀子父母雙亡者,則稱為哀子。幼學瓊林˙卷三˙疾病死喪類:「父母俱死曰孤哀子。」


世人多蔽,貴耳賤目,重遙輕近。少長周旋,如有賢哲,每相狎侮,不加禮敬。他鄉異縣,微藉風聲,延頸企踵,甚於飢渴。校其長短,覈其精麤,或彼不能此矣!所以魯人謂孔子為東家丘。昔虞國宮之奇,少長於君,君狎之,不納其諫,以至亡國,不可不留心也。(《顏氏家訓.慕賢》)

40 「所以魯人謂孔子為東家丘」,是因為:答案(A)
(A)向聲背實 (B)不知究裏 (C)厚古薄今 (D)敬老尊賢
東家丘」:
據《孔子家語》載,孔丘的西鄰不知孔丘的才學出眾,輕蔑地稱之為“東家丘”。唐李白《送薛九被讒去魯》詩:“宋人不辨玉,魯賤東家丘。”宋陳善《捫虱新話‧傳記夫子神怪》:“夫子方無恙之日,伐木於宋,削跡於衛,窮於商周,阨於陳蔡,人以為是東家丘也。”後常用為才高而不被世人所識者的典故。《三國志‧魏志‧邴原傳》“太祖征吳,原從行”裴松之注引《邴原別傳》:“崧曰:‘ 鄭 君學覽古今,博聞彊識,鉤深致遠,誠學者之師模也。君乃舍之躡屣千里,所謂以鄭為東家丘者也。’原曰:君謂僕以鄭為東家丘,君以僕為西家愚夫耶?’”清俞樾《茶香室叢鈔‧唐人選唐詩》:“余謂李杜諸人在今日則光芒萬丈矣,在當日亦東家丘耳。或遭擯棄,初不足怪。”亦省稱“東丘”。唐嚴維《餘姚祗役奉簡鮑參軍》詩:“知己欲依何水部,鄉人今正賤東丘。

閱讀下文,回答第 43 題至第 44 題
    堯以天下讓許由,許由逃之,舍於家人,家人藏其皮冠。夫棄天下而家人藏其皮冠,是不知許由者也。(《韓非子.說林下》)
43 「舍於家人」的意思是:答案(A)
(A)許由投宿於家人 (B)許由捨棄了家人 (C)許由為家人安頓房舍 (D)許由將天下施捨家人
「舍」:住宿、居住。「家人」:平民;平民之家

44 下列各選項何者最貼近上文主旨?答案(C)
(A)讚美堯的氣度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B)凸顯許由衣冠整齊的形象
(C)批評家人不了解許由的志向 (D)說明將天下與皮冠等量齊觀的正確性

家人藏其皮冠:那平民家的主人懷疑許由會偷竊東西,便慌忙藏起了自己的皮帽。
秋心亂評曰:
謎之聲:我五年薪水減半都比這多了,還會在乎用發票報那區區1480萬嗎?

閱讀下文,回答第 49 題至第 50 題
陶公性檢厲,勤於事。作荊州時,敕船官悉錄鋸木屑,不限多少,咸不解此意。後正會,值積雪始晴,聽事前除雪後猶濕,於是悉用木屑覆之,都無所妨。官用竹,皆令錄厚頭,積之如山。後桓宣武伐蜀,裝船,悉以作釘。又云:「嘗發所在竹篙,有一官長連根取之,仍當足,乃超兩階用之。」(南朝.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政事第三.16 則》)

49 根據本文敘述,下列選項何者正確?
(A)「陶公性檢厲」是說陶侃為人很節儉小氣  (B)「聽事前除雪後猶濕」,「除」是指去除
(C)「後正會」是說後來開會說明木屑的用途  (D)「都無所妨」是說木屑發揮了防滑的作用

(A)
  檢厲
 注音一式 ㄐ|ㄢˇ ㄌ|ˋ
 漢語拼音 ji n l  注音二式 ji n l 
方正嚴肅。南朝宋˙劉義慶˙世說新語˙政事:「陶公性檢厲,勤於事。」

(B)
前除在本文解釋為
1.屋前臺階。唐、王勃《觀佛跡寺》詩:“頽華臨曲蹬,傾影赴前除。” 前蜀、韋莊 《和人歲宴旅舍見寄》詩:“積雪滿前除,寒光夜皎如。” 清、厲鶚 《東城雜記•張隱君卿子》引孫宇 台治 《題張卿子隱居》詩:“ 東城 何逶迤,樹木紛扶疏。中有賢人室,緑水繞前除。”

另一意為
2. 上次的任命。《南史•劉瓛傳》:“ 戢謂瓛 曰:‘上意欲以鳳池相處,恨君資輕,可且就前除。少日當轉國子博士,便即所授。’”

(C)
後「正會」:皇帝元旦朝會群臣、接受朝賀的禮儀。《晉書•禮志上》:“ 漢 建安 中,將正會,而太史上言,正旦當日蝕。”《晉書•禮志下》:“ 漢 儀有正會禮,正旦,夜漏未盡七刻,鐘鳴受賀,公侯以下執贄來庭,二千石以上升殿稱萬歲,然後作樂宴饗。” 南朝宋、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•寵禮》:“ 元帝正會,引王丞相登禦牀。”


50 細讀本文,下列選項,何者最為正確?答案(C)
(A)陶侃為解決積雪濕滑的問題,特地叫人鋸木頭以儲存木屑
(B)陶侃的屬下雖生性駑鈍庸碌,但都能服從命令,照令行事
(C)錄木屑之事發生在陶侃任職荊州時,當時桓宣武尚未伐蜀
(D)陶侃所儲備的竹頭,成為後來伐蜀戰役中成敗的關鍵物資

(A) 錄:採取、收集。
  錄  部首 金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6
 注音一式 ㄌㄨˋ
 漢語拼音 l  注音二式 l 
抄寫、謄寫。明˙張自烈˙正字通˙金部:「,謄寫曰。」如:「謄」。
記載。如:「記」、「登」。三國志˙卷三˙魏書˙明帝紀:「遂進軍幸壽春,諸將功,封賞各有差。」晉˙王羲之˙三月三日蘭亭詩序:「故列敘時人,其所述。」
採納、採取。如:「用」。唐˙韓愈˙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詩:「屢為丞相言,雖懇不見。」
記載事物的書籍、簿冊。如:「筆」、「言行」、「備忘」。清˙黃宗羲˙陳定生先生墓誌銘:「是時有百官圖、邪黨、天鑒、同志、點將,依之以盡殺朝廷之士。」
姓。如上古時有圖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