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

幡然、孑然、待字閨中、誠言、清斯濯纓,濁斯濯足矣,自取之也。

(出自99年原住民五等)
1 下列各組詞語「」中的字,字音完全相同的是: 答案(C)
(A)經「緯」/費「禕」/瑰「瑋」 (B)樑「柱」/「拄」杖/「蛀」蟲
(C)「撩」亂/工「寮」/同「僚」 (C)夜「幕」/「暮」年/「驀」然

(A)
 1.   部首 示 部首外筆畫 9 總筆畫 14
 注音一式 |
 漢語拼音 y  注音二式 y 
美好。爾雅˙釋詁下:「,美也。」文選˙張衡˙東京賦:「漢帝之德,侯其而。」

3.   部首 玉 部首外筆畫 9 總筆畫 13
 注音一式 ㄨㄟˇ
 漢語拼音 w i 注音二式 w i
美玉。集韻˙上聲˙尾韻:「,美玉。」
珍奇的。文選˙宋玉˙神女賦:「瑰姿態,不可勝贊。」文選˙陸機˙辯亡論上:「明珠寶,耀於內府。」
讚美、誇耀。後漢書˙卷六十七˙黨錮傳˙李膺傳:「梁惠王其照乘之珠,齊威王答以四臣。」文選˙左思˙吳都賦:「而吾子言蜀都之富,禺同之有,其區域,美其林藪。」

(B)
3.   部首 手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8
 注音一式 ㄓㄨˇ
 漢語拼音 zh  注音二式 j 
支撐。如:「著枴杖」。戰國策˙齊策六:「大冠若箕,脩劍頤。」
譏刺。漢書˙卷六十七˙朱雲傳:「既論難,連五鹿君。」

(D)
1.   部首 馬 部首外筆畫 11 總筆畫 21
 注音一式 ㄇㄛˋ
 漢語拼音 m  注音二式 m 
上馬乘騎。文選˙左思˙吳都賦:「六駮,追飛生。」
跨越﹑越過。唐˙李賀˙送沈亞之歌:「雄光寶礦獻春卿,煙底波乘一葉。」元˙無名氏˙黃花峪˙第一折:「我這裡登峻嶺,淺崗。」
忽然。如:「然回首」。宋˙張炎˙解連環˙楚江空晚詞:「暮雨相呼,怕地﹑玉關重見。」元˙鄭光祖˙倩女離魂˙第二折:「我聽得馬嘶人語鬧喧嘩,掩映在垂楊下。」

2   下列文句,沒有錯別字的是: 答案(D)
(A)他勤練多年,終於在音樂大賽中斬露頭角  
(B)請你把這件事的經過,巨細糜遺地告訴我 
(C)經過一番思考之後,他番然改圖,決定出國進修  
(D)公務人員要循規蹈矩,才不會觸法

(A)
2.   部首 山 部首外筆畫 11 總筆畫 14
 注音一式  ㄓㄢˇ
 漢語拼音  zh n 注音二式  j n
突出。唐˙韓愈˙柳子厚墓誌銘:「逮其父時,雖少年,已自成人,能取進士第,然見頭角。」
很、特別,表示程度。如:「新」。

(B)
43. 鉅細
 注音一式 ㄐㄩˋ ㄒ|ˋ ㄇ|ˇ |ˊ
 漢語拼音 j  x  m  y  注音二式 ji  sh  m  y 
重要的或不重要的,都不會遺漏。比喻做事很仔細。如:「這本書資料詳實,內容鉅細遺,是不可多得的參考書。」

(C)
1. 幡然
 注音一式 ㄈㄢ ㄖㄢˊ
 漢語拼音 f n r n 注音二式 f n r n
忽然改變的樣子。孟子˙萬章上:「湯三使往聘之,既而幡然改曰:『與我處畎畝之中,由是以樂堯舜之道,吾豈若使是君為堯舜之君哉。』」亦作「翻然」。

3   下列文句,沒有錯別字的是: 答案(C)
(A)戰爭爆發以後,我軍天天枕伐待旦,完全不敢鬆懈 
(B)王先生對女兒犯下吸毒的違法行為,感到痛心急首 
(C)小昌已經三十幾歲了,至今仍孑然一身,真令他的父母感到憂心 
(D)人在廣大的宇宙中,只不過如滄海一栗而已

4.   部首 子 部首外筆畫 0 總筆畫 3
 注音一式 ㄐ|ㄝˊ
 漢語拼音 ji  注音二式 ji 
單獨的。文選˙陸機˙辯亡論:「蓬籠之戰,輪不反。」
孤獨的。如:「然一身」。晉書˙卷八十八˙李密傳:「煢煢立,形影相弔。」
遺留、剩餘。詩經˙大雅˙雲漢:「周餘黎民,靡有遺。」
姓。如明代有金。
4   選出沒有錯別字的選項: 答案(A)
(A)守株待兔/安內攘外  (B)待字閨中/應接不遐  (C)挑撥離間/捉巾見肘  (D)昭然若竭/環堵蕭然

(A)
15.   部首 手 部首外筆畫 17 總筆畫 20
 注音一式  ㄖㄤˊ
 漢語拼音  r n  注音二式  r ng
排斥、排擠。公羊傳˙僖公四年:「桓公救中國而夷狄。」楚辭˙東方朔˙七諫˙沉江:「正臣端其操行兮,反離謗而見。」
捋。指捲袖露出手臂的動作。孟子˙盡心下:「馮婦臂下車,眾皆悅之。」文選˙曹植˙美女篇:「袖見素手,皓腕約金環。」
竊取。孟子˙滕文公下:「今有人日其鄰之雞者,或告之曰:『是非君子之道。』」
侵奪。莊子˙漁父:「諸侯暴亂,擅相伐,以殘民人。」漢書˙卷六十四˙嚴助傳:「南夷相,使邊騷然不安,朕甚懼焉。」
祭祀神祇以除不祥。禮記˙月令:「九門磔,以畢春氣。」

(B)
1. 待字閨中
 注音一式 ㄉㄞˋ ㄗˋ ㄍㄨㄟ ㄓㄨㄥ
 漢語拼音 d i z   u  zh n  注音二式 d i t  gu i j ng
語本禮記˙曲禮上:「女子許嫁,笄而字。」古代女子成年許嫁才能命字,「待字閨中」即稱女子未有婚嫁之約。清˙梁紹壬˙兩般秋雨盦隨筆˙卷一˙方子雲詩:「宛如待字閨中女,知有團圞在後頭。」

31  現代社會有些人喜歡繪聲繪影,傳播八卦,下列文句最適合描述此現象的是: 答案(D)
(A)不足於行者說過,不足於信者言盛(《荀子.大略》) 
(B)戲言出於思也,戲動作於謀也(《正蒙.乾稱》) 
(C)邦有道,危言危行。邦無道,危行言遜(《論語.憲問》) 
(D)群居終日,言不及義,好行小慧,難矣哉(《論語.衛靈公》) 

(A)
原文應為不足於行者,説過;不足於信者,誠言
誠言:
(1).裝出一副誠意樣子的話語。《荀子•大略》:“小人不誠於內而求之於外……不足於行者,説過;不足於信者,誠言。” 梁啟雄 簡釋引 陶鴻慶 曰:“此言行不足者,其説必過實。信不足者,其言必示誠。”
(2).約定的話。《楚辭•九章•抽思》:“昔君與我誠言兮,曰:‘黃昏以為期。’” 王逸 注:“始君與己謀政務也。誠,一作成。” 蔣天樞 校釋:“誠,一作‘成’,成言,約定之言。”
(3).真誠的話。 晉 陶潛 《讀<山海經>》詩之十三:“ 仲父 獻誠言, 薑公 乃見猜;臨沒告飢渴,當復何及哉。”

(B)語譯:平日偶然戲謔的言論是出自於心中思想,平日偶然戲謔的舉動是出自於心中的謀慮。


秋心亂評曰:不知出題老師(A)是選自哪個版本,網路查到版本皆為誠言,(B)就像是佛洛伊德說的,不小心說溜嘴、聽錯或寫錯才是心中真心的思想,禮貌客套都是掩飾,這題還可以做成心理學考題耶!

32 有一首詩歌的內容是:「滄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纓;滄浪之水濁兮,可以濯我足。」下列何者較適合作為詩旨的註解? 答案(C)
(A)汩泥揚波,隨俗浮沉 (B)急流湧退,自求多福
(C)禍福榮辱,皆由自取 (D)順天而昌,逆天而亡 

秋心亂評曰:出自孟子,其實引用於楚辭,故孟子只是把儒家言簡意賅的學說鋪陳為長篇大論而已

《楚辭》卷七〈漁父〉
屈原既放,游於江潭,行吟澤畔,顏色憔悴,形容枯槁。漁父見而問曰:「子非三閭大夫與?何故至於斯?」屈原曰:「舉世皆濁我獨清,眾人皆醉我獨醒,是以見放。」漁父曰:「聖人不凝滯於物,而能與世推移。世人皆濁,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?眾人皆醉,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?何故深思高舉,自令放為?」屈原曰:「吾聞之,新沐者必彈冠,新浴者必振衣。安能以身之察察,受物之汶汶者乎?寧赴湘流,葬於江魚之腹中。安能以皓皓之白,而蒙世俗之塵埃乎?」漁父莞爾而笑,鼓枻而去。歌曰:「滄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纓;滄浪之水濁兮,可以濯吾足。」遂去,不復與言。

《孟子》〈離婁章句上〉
孟子曰:「不仁者可與言哉?安其危而利其菑,樂其所以亡者。不仁而可與言,則何亡國敗家之有?有孺子歌曰:『滄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纓;滄浪之水濁兮,可以濯我足。』孔子曰:『小子聽之!清斯濯纓,濁斯濯足矣,自取之也。夫人必自侮,然後人侮之;家必自毀,而後人毀之;國必自伐,而後人伐之。太甲曰:『天作孽,猶可違;自作孽,不可活。』此之謂也。」

34  關於史部之書,敘述正確的是: 答案(B)
(A) 二十五史,皆紀傳體通史,是為正史   
(B)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與《後漢書》、《三國志》並稱「四史」 
(C)《左傳》、《國語》、《戰國策》皆為編年體,亦為史書中之傑作 
(D)《臺灣通史》亦為紀傳體,故同樣屬正史 

(A) 有斷代史  (C)《戰國策》為紀傳體  (D) 臺灣通史非正史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