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

龜毛兔角(本指戰爭的徵兆。後比喻有名無實)、鳳毛麟角、與朋友「交」、珠圓玉潤

(出自100年地特人事五等第9.10.題)


1. 龜毛兔角
 注音一式 ㄍㄨㄟ ㄇㄠˊ ㄊㄨˋ ㄐ|ㄠˇ
 漢語拼音  u  m o t  ji o 注音二式 gu i m u t  ji u
佛教用語。龜沒有毛,兔沒有角。僅有其名而無其實。佛典常用以譬喻空理。大佛頂首楞嚴經˙卷一:「汝不著者為在?為無?無則同於龜毛兔角。」
戰事將起的徵兆或預警。語本晉˙干寶˙搜神記˙卷六:「商紂之時,大龜生毛,兔生角,兵甲將興之象也。」



guī máo tù jiǎo ㄍㄨㄟ ㄇㄠˊ ㄊㄨˋ ㄐㄧㄠˇ
龜毛兔角(龜毛兔角) 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龜生毛,兔長角。本指戰爭的徵兆。後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無實的東西。《楞嚴經》卷一:“無則同於龜毛兔角,雲何不著?”《萬善同歸集》卷五:“何起龜毛兔角之心,作虵足鹽香之見!” 宋 何薳 《春渚紀聞•序丹灶》:“但得之者,真龜毛兔角,而為之致禍者,十八九也。” 清 錢謙益 《鼓吹新編序》:“良自知龜毛兔角,非道人所當滯淫。”亦省作“ 龜毛 ”。 元 袁桷 《楊花曲》詩:“辛勤掇拾不敢棄,願刮龜毛同作氈。”

秋心亂評曰:不知何時,現在臺灣用的「龜毛」已經不是這意思了,考試還是要遵古法存釀造比較好。



1. 鳳毛麟角
 注音一式 ㄈㄥˋ ㄇㄠˊ ㄌ|ㄣˊ ㄐ|ㄠˇ (又音)ㄈㄥˋ ㄇㄠˊ ㄌ|ㄣˊ ㄐㄩㄝˊ
 漢語拼音 f n  m o l n ji o (又音)f n  m o l n ju  注音二式 f ng m u l n ji u (又音)f ng m u l n jiu 
 相似詞 百裡挑一、寥寥無幾、寥若晨星、屈指可數 相反詞 比比皆是、漫山遍野、汗牛充棟、車載斗量
比喻稀罕珍貴的人、物。明˙汪廷訥˙種玉記˙第二十九齣:「駙馬是鳳毛麟角,公主是玉葉金枝,在釣惟緡,果然是王侯之配。」亦作「麟角鳳毛」。



10.下列成語,不含「真心相交,情誼深厚」之義的是: 答案(B)
(A)刎頸之交  (B)市道之交  (C)八拜之交  (D)杵臼之交


(A)
1. 刎頸
 注音一式 ㄨㄣˇ ㄐ|ㄥˇ
 漢語拼音 w n j n  注音二式 w n j ng
用刀割脖子。文選˙李陵˙答蘇武書:「陵不難刺心以自明,刎頸以見志。」儒林外史˙第五十四回:「不由分說,向虔婆大哭大罵,要尋刀刎頸。」或作「刎脰」。
比喻同生共死。東觀漢記˙卷十四˙田邑傳:「衍與邑素誓刎頸,俱受重任。」唐˙楊˙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:「付同心之雅會,訖刎頸之良遊。」


3. 刎頸之交
 注音一式 ㄨㄣˇ ㄐ|ㄥˇ ㄓ ㄐ|ㄠ
 漢語拼音 w n j n  zh  ji o 注音二式 w n j ng j  ji u
 相似詞 生死之交 相反詞 
語出史記˙卷八十一˙廉頗藺相如傳:「卒相與驩,為刎頸之交。」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。明˙無名氏˙鬧銅臺˙第五折:「今在一處,結為刎頸之交,同心合意,生死相護。」明˙康海˙中山狼˙第四折:「真是如膠似漆,刎頸之交。」亦作「刎頸交」、「刎頸至交」。


(B)
 2. 市道
 注音一式 ㄕˋ ㄉㄠˋ ㄐ|ㄠ
 漢語拼音 sh  d o ji o 注音二式 sh  d u ji u
以商人買賣逐利的方式結交朋友。比喻勢利之交。唐˙柳宗元˙宋清傳:「吾觀今之交乎人者,炎而附,寒而棄,鮮有能類清之為者,世之言徒曰:『市道交』。」


(C)
1. 八拜之交
 注音一式 ㄅㄚ ㄅㄞˋ ㄓ ㄐ|ㄠ
 漢語拼音 b  b i zh  ji o 注音二式 b  b i j  ji u
稱結拜為異姓兄弟姊妹的朋友。古時因為對父執輩需行八拜禮,所以朋友若相交親密如同手足,經過約定,互視對方父執如同自己的親人,即可稱為「八拜之交」。元˙王實甫˙西廂記˙第一本˙第一折:「有一故人姓杜,名確,字君實,與小生同郡同學,當初為八拜之交。」或稱為「八拜為交」﹑「金蘭之交」


(D)
4. 杵臼
 注音一式 ㄔㄨˇ ㄐ|ㄡˋ ㄐ|ㄠ
 漢語拼音 ch  ji  ji o 注音二式 ch  ji u ji u
漢人公沙穆,為人好學,因家貧無法進太學讀書,乃為富翁吳祐賃舂,後祐與之交談,知其為飽學之士,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間。見後漢書˙卷六十四˙吳祐傳。後比喻朋友相交不分貴賤。聊齋志異˙卷一˙成仙:「文登周生,與成生少共筆硯,遂訂為杵臼交。」或作「杵臼之交」。


補充:

1. 珠圓玉潤
 注音一式 ㄓㄨ ㄩㄢˊ ㄩˋ ㄖㄨㄣˋ
 漢語拼音 zh  yu n y  r n 注音二式 j  yu n y  ru n
 相似詞 肌理豐盈 相反詞 
像珠子一般渾圓,像玉石一般溫潤。語本唐˙張文琮˙詠水詩:「方流涵玉潤,圓折動珠光。」後用以比喻文詞圓熟或歌聲圓潤。清˙周濟˙介存齋論詞雜著˙姜夔詞:「北宋詞多就景敘情,故珠圓玉潤,四照玲瓏。」亦作「玉潤珠圓」。





秋心亂評曰:那不熟或並不想熟的人就作成三秒交了嗎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